废话合集 · 2023年 9月 28日 0

换工作的「核心逻辑」

大多数人换工作,很少去明确的思考换工作的逻辑,导致职业生涯基本是「惯性主导」,而缺乏主动的规划和选择。

以至于最后的结果呢?自然职业规划没有、职业生涯断档、最后得过且过并凑合活。

本质来讲其实就三点:

  • 选对行业、选对公司
  • 要看好行业、公司的发展窗口
  • 依靠自身的「核心能力」

这个世界上,永远是「更大的事情决定相对的小事」,比如:一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决定了行业内企业的生存状态,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(上升、成熟、衰退)决定了所在企业员工的发展成长速度。

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思考个人职业选择的时候,一定要站在更大的角度,思考行业和公司。选择正确的行业和公司,才能走出一条更好的职业路线。否则的话,就是在错误的地方,浪费自己的时间,浪费自己的生命。花了时间,但成长速度慢,物质回报少,还焦虑。

但困难在于,大多数人一直在埋头工作。很少抬头看行业、看公司,因此在面对职业选择的时候,也很难一下子培养出这样的能力,于是又顺着自己的惯性,找到了自己视野范围内一家相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司,有一点薪资的提升,有一点职位的变化。

这是大部分人的职业轨迹,但不是一个更优的选择。如果你对自己的成长和职业抱有更高的期待,完全应该跳出这个层次,走到下一个境界,能全面、明智地分析行业,分析公司。

而且,这种分析应该持续进行,因为行业变化的契机和你想换工作的时机,并不总是匹配的。真正的好机会来自于新的行业、新的公司正在崛起,但还没有那么引人注意。这时候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个行业或者公司的机会,能以比较低的门槛进入,并获得这个行业和公司快速发展的红利。

无论是行业还是公司,当它们处于0-1的快速发展期,往往是招人门槛没有那么高的时候,只要我们看好行业、看好公司,愿意承担风险,有一技之长,就更容易加入。

如果注意到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,都注意到这个公司的势头,都想进去,这个时候竞争的门槛又高了,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赢得职业竞争,是一个未知数,相对于之前的时机,是更难的。

说完了切换的【最佳时机】,现在说说自己【如何切入】。其实逻辑很简单,就是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去获得心仪行业、心仪公司的机会。什么是核心竞争力?核心竞争力有几个特点:

  • 是周边的人可以感知的能力,而不是只有自己知道能力,这TM是两码事。周边人能感知的,至少能确认、确定自己能力的水平,而不是「自以为是」
  • 是相对而言的 —— 相对一些人,在某个时段;而不是绝对的 —— 超越所有人,在所有时期。这句话自己多想想。
  • 基于自己过往的工作经历,长期发展而成的,也可以是职业路径中进阶、阶梯式的

以上是如何识别自己的「核心竞争力」,知道后就需要不断加强,不断在相关场景中进一步表现、发挥核心竞争力,这会让自己能被更多的人看到,被更多的人重视。这会让自己在寻找新的职业机会时,处于非常好的位置。

永远不要「自不量力」或「自视清高」,因为你在茫茫人海中还是个废物。

除非你已经做到top级别,或者你提前退休、提前财务自由。

好好想想自己的「核心竞争力」,如果没有,那就好好学,从基础开始然后扩展深度和广度。

很多人不知「职业规划」其实是对自己能力的不知底,无法对自身能力做出「客观的评价」,所以你规划不了。甚至你对行业、产业都一无所知。你规划个毛线呢?

什么东西都是靠“学”的,他人“教”,仅仅“教”面,凭什么“教”你?

譬如GitHub上流行的 程序员海外工作/英文面试手册 ,这东西说的是真“泛”,指导谈不上,大概其框架性。你真按照这个逻辑去做,估计很难找到。

譬如一点,国内程序员自学,更多的是在「刷题」。你知道海外的程序员天天会去「刷题」吗?

不要把国内教育体系及规则,套在海外上。海外 工作/面试,日本、新加坡、泰国、越南都不一样,更不要提西方欧美的主流地区了。

少扯淡,多看看自己的「核心竞争力」,其次多看看行业和产业的东西。

一个人,要完整(认知、逻辑、三观等),要做的好,活的好,不是靠你「刷题」来的。

都是杂学,因为你知道的越多,掌握的越多,机会才会多。

转自:Jtalk丨废话集